台湾经济来源靠什么?半导体产业打败三星

亚洲四小龙分别是韩国、台湾省、香港和新加坡,这是20世纪60-90年代亚洲发展最快的四个地区。时至今日,台湾省仍有一些人认为台湾省是亚洲四小龙之首,是亚洲最繁荣的地区。这一观点遭到了亚洲许多网民的拒绝。

台湾经济来源靠什么?半导体产业打败三星

一、台湾省的经济地位

台湾省是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亚洲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根据中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台湾省GDP总量为4.99万亿元,位居亚洲第一。人均GDP高达21.28万人民币,甚至比不上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在台湾省的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根据台湾省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1991年,台湾省农业比重仅为3.67%。制造业在台湾省的产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台湾省基础产业的产业链非常完善,基本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制造业每年为台湾省贡献巨大的财政收入。

但台湾省制造业虽然发达,但金融业却不发达,其他基础产业也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所以台湾省这几年发展一直不景气,一度沦落到四小龙末路的位置。

那么台湾省位列四小龙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落后呢?

二,台湾省迅速崛起的原因

台湾省之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后迅速崛起,是因为它以强硬手段进行了土地改革。查阅台湾省财政的历史资料可以发现,50年代台湾省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37美元左右,而这笔收入的来源就是为台湾省地主打工。

当时台湾省大量土地被地主占有,使得台湾省经济不景气,难以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台湾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采取强硬措施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台湾省的经济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节约制造成本,纷纷将制造业外迁。韩国和日本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台湾省也建立了许多制造工厂。

制造业的兴起带动了台湾省工商业的发展,台湾省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变。大量的商人每天飞遍世界各地去销售他们工厂里的货物。

大量商人的活动为台湾省带来了大量的外贸投资,帮助台湾省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半导体芯片市场。台湾省人没想到的是,半导体产业不仅促进了台湾省的繁荣,还成为了台湾省发展不景气的根本原因。

三、台湾省的王牌产业——半导体产业

1974年世界遭遇重大经济危机,石油能源市场剧变,极大影响了台湾省外贸产业。为了维持企业运转,大量商人寻找新的生存之道,内存条成为台湾省的新选择。

1974年以后,台湾省的半导体芯片迎来了飞速发展。根据台湾省年报,2004年台湾省半导体芯片总产值已达2235亿人民币,成为台湾省支柱产业之一,台湾省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但是台湾省的半导体产业抢了韩国三星的市场,所以为了限制台湾省芯片市场的发展,三星和台湾省进行了激烈的价格战。

价格战几乎让台湾省内存芯片遭受毁灭性打击。然而,TSMC和富士康没有妥协。相反,他们与荷兰的ASML合作,开始在芯片封装领域做出努力。

然而,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台湾省半导体产业再次迎来衰落,台湾省经济越来越不景气,总产值逐年减少,逐渐跌至四小龙之末。

随后,随着疫情的到来,全球对半导体芯片的需求猛增,TSMC再次获得了用鲜血“复兴”的机会。也赢得了比三星更多的市场份额,成功扭转局面,经济再次迎来高速增长。

人民币美元兑换

人民币兑美元

CNY USD
1 CNY0.14 USD
5 CNY0.69 USD
10 CNY1.38 USD
25 CNY3.44 USD
50 CNY6.88 USD
100 CNY13.75 USD
500 CNY68.76 USD
1000 CNY137.52 USD
5000 CNY687.61 USD
10000 CNY1375.22 USD
50000 CNY6876.09 USD

美元兑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1 USD7.27 CNY
5 USD36.36 CNY
10 USD72.72 CNY
25 USD181.79 CNY
50 USD363.58 CNY
100 USD727.16 CNY
500 USD3635.79 CNY
1000 USD7271.57 CNY
5000 USD36357.86 CNY
10000 USD72715.72 CNY
50000 USD363578.61 CNY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

1 CNY

阿富汗尼阿富汗尼9.747 AFN
荷兰盾荷兰盾0.246 ANG
AOAAOA128.331 AOA
阿根廷比索阿根廷比索160.993 ARS
澳元澳元0.215 AUD

Copyright © 2024 All Reserved.网站地图 苏ICP备2020049342号 侵权删除联系Mail: :malanshan380@163.com

本站汇率等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或中国银行各营业网点柜台实际交易汇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