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为什么这么差?穷兵黩武走向末路

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11个成员国在哈萨克斯坦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联体。苏联不复存在,曾经傲然屹立在我们星球上的超级大国走到了尽头。大多数过去生活在22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普通人,都在为自己曾经骄傲的国家的崩溃而哭泣。在普通苏联人的心目中,虽然他们的生活可能不尽如人意,但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国家结束。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经济发展滞后是公认的重要原因。

苏联经济为什么这么差?穷兵黩武走向末路

苏联似乎是一个勤劳、聪明、勇敢的人。他家有大片良田,却常年挨饿。1988年,苏联市场突然爆发消费者危机,商店供应短缺。柜台外经常排起一两百米的长队。集装箱在货架上经常缺货。莫斯科人外出时总是带着包或篮子。他们看到有排队的,就会走到后面问这里卖什么。莫斯科的肉类相对丰富。为了防止外国人在莫斯科买材料,人们在买肉时需要出示身份证,因为只有莫斯科本地人才能买肉。渐渐地,甚至食物也需要配给。当时的苏联经济怎么样了?

事实上,苏联的GDP总量并不低。到1985年,它仍然有超过9000亿美元。当时日本只有1.4万亿。一般来说,这远远不足以让一个超级大国崩溃。当时人均GDP远低于苏联的国家很多,超过苏联的国家总共不超过5个。

但是,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是不同的概念。虽然油价断崖式下跌和出兵阿富汗严重拖累了苏联经济,但考虑到国家幅员辽阔,人力资源优越,科技水平发达,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国家陷入人民无肉吃的窘境?所以很多人把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归结为苏联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军工的重视严重拖累了苏联经济。苏联从来没有正式公布过军费占GDP的比例,原因就是这个数据太大。

不过,从苏军人数上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世界军事年鉴-1992》显示,1991年苏联解体时保持的常规军事力量为440万人,接近总人口的2%。这个数字看起来很惊人,但之前更大。1945年,苏联拥有1100万常规部队,经过几次大裁军,变成了令世人至今惊叹的440万!

《国富论:论国防开支》中提到,一个国家的士兵人数不会超过总人口的1%。如果超过这个份额,就会因为负担过重而危及国家财政收入。战时军队数量庞大无可厚非,但半个世纪的和平,苏联依然保持着正常水平两倍的士兵数量,负担可想而知。

为了适应如此庞大军队的存在,苏联不仅需要给士兵发更多的薪水,还需要支持相关的武器工业--坦克、飞机、军舰、潜艇,源源不断的财富在这些工业中消耗。其中的权衡是,这些士兵中的一半本应成为非常高素质的劳动力,创造各种社会财富,而那些为他们提供配套服务的工人和科学家,本可以为改善民生做更多的事情。

人民币美元兑换

人民币兑美元

CNY USD
1 CNY0.14 USD
5 CNY0.69 USD
10 CNY1.38 USD
25 CNY3.44 USD
50 CNY6.88 USD
100 CNY13.75 USD
500 CNY68.76 USD
1000 CNY137.52 USD
5000 CNY687.61 USD
10000 CNY1375.22 USD
50000 CNY6876.09 USD

美元兑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1 USD7.27 CNY
5 USD36.36 CNY
10 USD72.72 CNY
25 USD181.79 CNY
50 USD363.58 CNY
100 USD727.16 CNY
500 USD3635.79 CNY
1000 USD7271.57 CNY
5000 USD36357.86 CNY
10000 USD72715.72 CNY
50000 USD363578.61 CNY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

1 CNY

阿富汗尼阿富汗尼9.747 AFN
荷兰盾荷兰盾0.246 ANG
AOAAOA128.331 AOA
阿根廷比索阿根廷比索160.993 ARS
澳元澳元0.215 AUD

Copyright © 2024 All Reserved.网站地图 苏ICP备2020049342号 侵权删除联系Mail: :malanshan380@163.com

本站汇率等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或中国银行各营业网点柜台实际交易汇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