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2800多个县中,这个县是最特别的。他没有任何交通优势。但却成了全世界小商品的聚集地。它不靠江,不靠海,没有铁路的优势,四面环山。这种地理环境下的县,和中西部的县没什么区别。只有他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地方。是浙江义乌。
说起义乌,很多人都很熟悉。可以在家里拿出几件义乌的家居用品。很多人也知道义乌的小商品。但是,张毅今天要告诉你的是,为什么这么偏僻的地方,却成为了世界的商品之都。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且义乌不是生产小商品的地方。但是今天义乌可以做全球生意。成为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县,超过江苏昆山、江阴。欢迎来到大千史圣。我是张毅,今天我来分析义乌的发展历史。
义乌为什么值得分析,不是因为它现在经济发达,也不是因为它是世界的商品之都。但义乌人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他的地理条件其实很差,山地丘陵占90%以上,没有交通优势。农业时代,义乌人过着艰苦的生活。土地粘粘的黄红相间,下雨时泥泞不堪,干旱时土地不保水,所以农业收成很低。在义乌,河边有利于甘蔗的生长环境,所以人们大量种植甘蔗。因为交通限制,多余的甘蔗只能做成红糖。追溯历史,义乌的制糖手艺从宋代开始流传,清代的县志中也有记载。到了50年代,义亭镇以红糖之乡闻名,义乌的红糖在华南、华东都很有名。面对农业低产,义乌人不得不挑着担子出去卖红糖,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很难拿回现金。挑出一担糖,换成鸡毛。这是义乌最早的红毯变鸡毛的故事。
鸡毛变回后,优质羽毛制成鸡毛掸子,作为农副产品出售。鸡毛与草木灰、人畜粪便混合制成苗根肥料,逐步解决土地贫瘠,促进农业生产。随着红糖变鸡毛的“糖熊”团队不断壮大,形成了有组织的团队,大家分工明确。商品不再局限于鸡毛、红糖,而是转向山区一直紧缺的小百货、日用品。销售范围不再局限于义乌,业务范围扩展到江西、湖南等省份。因为义乌人首先是扛货卖货,不能选大的重的,只能选小的。从这个时候开始,义乌小商品的知名度逐渐形成。
但在特殊的70年代,义乌的商业模式被视为“投机”。被批判“走资本主义道路”。1972年浦江十六人被捕,说是投机分子。为了解决义乌红壤多而肥力不足的矛盾,政府还允许部分农民,经公社生产大队批准,敲出糖换鸡毛作为副业。然后将“三毛”交给供销社做鸡毛掸子出售。
到20世纪70年代末,“糖熊”的队伍已经变得非常庞大。他们不仅收集鸡毛,还从外地工厂回收积压的货物,运回义乌。然后在二三里的街道和义乌的县城摆摊设点,逐渐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自由市场,吸引外地商人到义乌批发这些小商品。
真正让义乌小商品市场崛起的,是一个只在义乌任职2年左右的书记。1982年的一天,新上任的县委书记谢高华在理发店时,被一个农妇拦截。她对秘书说,摆摊怎么是资本主义?还不如饿死。如果你同意我,我就做,如果你不同意我。我们吃不饱,就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不摆摊吃什么?作为家长,你应该多支持我们。
‘换鸡毛换糖’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批不下来,打不过?在计划经济时代,就像今天的毒品一样,为什么要拼命卖严控的避孕套?因为这些都是普通人的需求,要找到活路。为什么要违反法律,反对老百姓?在当时的现状下,县委书记谢高华以他们的工作为保障,通过公开讨论推动,在胡庆门一条臭水沟边开办了“厚城镇小百货市场”。从此,义乌第一个小商品市场出现了,这是一个商业传奇的开始。
Copyright © 2024 All Reserved.网站地图 苏ICP备2020049342号 Mail: malanshan380@163.com
本站汇率等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或中国银行各营业网点柜台实际交易汇率为准。